暑期学校第四讲——金赫洙《环境陶艺雕塑制作研究》

徐英 图/摄发布时间:2023-08-28已浏览:51

8月15日,2023江苏省研究生“陶瓷雕塑艺术美育”暑期学校第四讲《环境陶艺雕塑制作研究》由韩国檀国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陶艺系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韩国陶瓷学会会长、IA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历任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研究所所长、历任造型艺术大学院院长、设计研究生院院长金赫洙(kim Hyeog-soo)教授主讲。

黄海波向学员介绍了金赫洙教授在陶瓷艺术研究和创作领域的主要成就。金教授倾注了数十年的心血在陶艺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中,在韩国陶瓷学会的主席位置上,他不仅是一位领袖,更是一位推动者。他以智慧和热情,引导着韩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将传统与现代交织,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8月15日,金教授以他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为我们呈现了《环境陶艺雕塑制作研究》的精彩授课。在交流过程中详细探讨了环境陶瓷雕塑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代表性作品。环境陶瓷作为一门装饰性艺术,借助土与火,旨在美化和协调特定环境与空间。从材料的角度看,环境陶瓷与环境雕塑、装置艺术密切相关,因此其概念受到环境雕塑的影响。

韩国环境陶艺的发展历史考察中,自新石器时代起,人们便开始使用陶瓷装饰环境。近代,由于社会变革和战争的影响,环境陶艺在韩国得以重视。1960年后,陶艺家、建筑家、雕刻家们开始倡导环境陶瓷装饰品,成为公共机构的装饰元素。随后教授通过各个国家代表名家的作品,讲解了全球范围内环境陶艺的发展现况:中国景德镇作为陶瓷制作发源地,具有千年历史,创造了青花白瓷;日本以其清洁城市形象,运用陶瓷壁画和环境造型物进行装饰;德国的克劳斯休尔采以多种材料制作雕塑;意大利的法恩扎运用陶瓷装饰住宅墙壁;美国的陶瓷先驱者则以多样化的形态表现美国氛围;西班牙的高迪则将建筑与陶瓷融为一体,形成标志性作品。

                         图左宫殿屋脊兽                    图右:花墙局部

图左:景德镇的陶瓷雕塑              图右:西班牙巴塞罗那嘎坞帝(GANDI) 建筑与陶瓷装饰

此外,金教授还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作品《细胞系列》和《生命-根基》的制作过程,讲述了陶瓷雕塑在制作、烧制等方面的挑战。这些作品展示了陶瓷雕塑独特的耐高温特性和装饰价值,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烧制过程和环境融合。

 细胞-0308  调和土、翁器土 58 × 65 × 142cm

 檀国大学图书馆前生命-根基Ⅱ」 2008年度 

15日下午,金教授逐一指导学员们的创作,动手演示作品的成型手法和装饰造型制作,与学员们深入交谈,沟通创作想法并提出意见。金教授的授课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环境陶艺的复杂性和发展趋势,通过与教授交流,学生们不仅将陶瓷雕塑与环境装置建立了联系,拓宽了陶艺视野,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对艺术的激情与探索的火焰。

学员感悟

今天参加了韩国教授金赫洙老师的讲座,对于我这个对陶瓷艺术一无所知的人来说,确实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金老师主讲的是有关环境陶瓷雕塑的内容,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看着老师边比划边慷慨激昂的讲述以及精准的翻译,课堂内容还是十分丰富且通俗易懂的。

接着在欣赏了老师以《生命--根基》为主题的雕塑作品后,我对陶瓷雕塑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原来表达艺术的形式居然可以这么纯粹而且富有美感。其中,老师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所筑立雕塑也是令我大为震撼。视频内也详细记录了这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令我不得不佩服金老师的匠人精神。

总得来说,这次课程令我收获颇丰。我相信,通过学习和欣赏陶瓷,我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对陶瓷艺术可以有个全新的认识。

——周炜 常州大学

在本次陶瓷雕塑暑期学校的活动中,金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环境陶瓷雕塑的概念以及韩国环境陶艺的发展,并对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家的部分环境陶艺雕塑作品以及相关陶艺雕塑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此外,金教授以视频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作品《细胞系列》和《生命一根基》的制作过程。

此次讲座,金教授告诉我们,陶瓷材料与其他材料不同的是,陶瓷材料在烧的时候,温度需要达到1270°C左右,这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同时,关于巨大的立体造型物的制作,需要我们不断对材料、空间和环境进行研究。

——张惠萍 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举办的2023“陶瓷雕塑艺术美育”暑期学校在常州大学顺利开展。2023年8月15日上午,金赫洙教授在美术与设计学院204专教作了名为《关于环境陶瓷雕塑的研究》的主题讲座。    

该讲座金教授从环境陶瓷雕塑的概念出发,道出环境陶瓷与公共空间的互为关系。其次,金教授以韩国环境陶瓷的发展为切入点,类比分析了世界其他国家的环境陶瓷雕塑作品,其中以景德镇系列陶瓷雕塑令人印象最为深刻。最后,金教授以自身的创作经历出发,以造型、烧成、呈现角度分点论析,并以其历年创作的作品范例,如《细胞》(세포,2003)、《生命-根基》(생활-기초,2020)、《痕迹》(흔적,2018)、等进行论证、解析。

总而言之,金教授一体化成型的大型陶泥雕塑,显示出他挑战陶泥创作极限的雄心。教授大型陶泥作品的动人之处,不仅是因为体量,更重要的是他充分发显了陶泥的表现力,并通过窑火,再造了一种纪念碑式的具有摩崖气质的作品美感。

——黄庆煜 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