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暑期学校专家授课第二讲《当代陶艺的创作与实验》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会员(ICA)、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美协陶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艺委员会副主任陆斌教授主讲。
黄海波向学员详细介绍了陆斌教授的在陶瓷艺术研究和创作领域的主要成就。陆斌长期关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制陶术,曾策划导演纪录片《西南陶纪》,于2010年获法国蒙德彼利埃第七届国际陶瓷于玻璃电影展“文化遗产奖”,2011年获首届西班牙国际陶瓷电影节金奖及观众最受欢迎奖。著有同名书籍《中国窑口系列丛书-西南陶纪》,在国内外陶艺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陆老师从事陶艺创作已35年有余,其作品曾在1999年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2000年获得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艺竞赛展银奖、2001年韩国利川第一届世界陶艺双年展评审特别奖等多个国内外重要赛事大奖,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陆斌老师为学员分享了现代陶器创作起源、发展历史脉络。以现代艺术作为背景谈及中西方现代陶艺的起源及代表陶艺家、代表性作品,使学员对当代陶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有一定了解。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Ceramics 1946-
八木一夫萨姆萨先生的散步
陆斌以自身学习经验、创作经历、作品为例,为学员分享了学习方法、资料整理方法、陶艺创作方法等心得体会。陆老师认为,学习陶艺应从基础工艺学开始,学习成型工艺、装饰手法、烧成表现形式等,并且要向经典作品致敬,可通过手机资料等方式研读经典作品,提升艺术素养,通过模仿的方式感受经典作品的创作手法,学习优秀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会触类旁通,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从工艺材料的实验中获取契机,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
陆斌老师创作用过的速写簿
草图表达与最终作品呈现
陆老师的作品中,无论是作品“活字系列”中的字模、汉字、药丸,还是“都市系列”中的大拳套、鱼等,都是最寻常的事物,与人的日常生活保持最紧密联系。可以说,陆老师的作品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以通俗的题材表现了对普通日常生活的关注,乃至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
■活字系列Ⅵ■陶 ■1120℃ 烧成 ■1998
■都市系列之“年年有余”Ⅱ■炻器■1200℃ 还原烧成 ■2005
■大悲咒-2 ■陶、瓷■1180℃ 氧化烧成■2015
课后,陆老师与学员进一步交流互动,解答疑惑,探讨作品创作的趣事和经验分享。
学员感悟
8月11日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次主题为《当代陶艺的创作与实践》的讲座,这次讲座,陆斌老师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现代陶艺的界定、产生、起源与背景以及中国现代陶艺的兴起。讲座最后,陆斌老师展示了其创作的陶艺作品并介绍了其创作历程。通过对陆斌老师作品的,我不仅看到了陆老师作品中独特的在外形式,也体会到其内在的文化指向。陆斌老师的创作历程也让我们了解到如何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利用当代的陶艺语言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
——李一兵 上海大学
陆斌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现代陶艺的概念以及现代陶艺的产生,在讲述现代陶艺的起源与背景时,列举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让我充分了解了艺术家们的风格以及创作来源。后面所展示的老师自己的创作更是扩展了我的知识面以及学会了在创作过程中思路要打开,多观察身边的事情、物品,在学习方法上给我很多启发。
——马硕 黑龙江大学
陆斌老师用一种特殊的技法,呈现出随着时间不断坍塌的形象,或是塔,或是经卷,或是青花瓷,它们在展出的每一天中都是全新的状态。从完好到残缺,再化为灰烬,消失风中,观众似乎随着它度过了漫长的一生。或是在紫砂容器中放入泡水的黄豆,黄豆长大后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发狠涨破了壶。所谓的作品破碎了,小小的黄豆依旧生长。又或者像西班牙艺术家科拉迪·卡萨略维斯,创作出的作品仿佛是原生态下的岩石,可又具有某种艺术的形式,它们是自然的,又是现代的。陆老师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打破了我对陶瓷的固有印象,为我打开了了解陶瓷材料的另一扇窗户。
——张六逸南京艺术学院